翻译公司要保证翻译质量,有两个先决条件:一就是,翻译人员必须有资质,二是翻译公司必须有硬资质和软资质,下面展开这个话题。翻译人员资质是指,学习的是翻译专业,懂得语言规律,从足够的从业年数。大连翻译公司的硬资质是指该翻译公司是依法成立的,有翻译公司的营业执照,能在翻译件上盖章,但是这还不够,还得有软资质就是,翻译公司公司的经营者本身也得是前面提到的译员出身,这样才能有效的管理翻译公司才能保证翻译质量 。当然规模大点的大连翻译公司也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翻译审查人员,但是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效果没有自己管理的好。
但是一切都被无序的低价竞争打破了,翻译行业也陷入了无休止的罗生门死循环.
为了降低成本,大连翻译公司势必降低翻译人员的录用门坎,专业教育等都规定沦为了一纸空文,从而导致了翻译市场的一种怪现状:翻译的采用标准不是翻译公司考核后决定你能不能胜任,而是翻译应聘者本人决定能不能做,目前大批只有能翻译“你好、吃饭了吗?请问厕所在哪里?”能力的人员活跃在翻译的前沿阵地。当然如果是简单的证件类翻译他们完全可以胜任,但是文档翻译是无法区分初级和中级乃至高级的,因为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句子里,都有深奥的语言转换规律,没有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和未经过当初的入门筛选的人员是无法胜任的。
由此,当委托翻译的客户因为质量问题不付款时,翻译公司就理直气壮的不付款给译员,理由简单并充分:不能翻译?为什么要强翻译?你本身就不会翻译,怎么能拿到稿费呢?对此,译员的理由是:当初不是让我翻译的吗?既然你让我翻译,就得付给我劳务费!注意,译员口中的用词从当初的“翻译稿费变成了"劳务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译员对无翻译资格这一既定事实的默认,和辩解的无力。翻译公司的罗生门是,谁让你隐瞒事实?所以你该。译员的罗生门,你也没问我啊,你是坏人!这样的互怼的帖子网上很多,大家可以看下。
其实在开始的时候,罗生门是不存在的,但是因为低价竞争,翻译公司有的是真不懂行,就是所谓的门外汉建立的翻译公司,有的是渐渐放弃初衷,在接稿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客户也不懂翻译,只想要低价,于是怀着你要我就给的想法,就低价成交。同时大幅降低翻译质量以冲抵翻译成本,结果译文又转包给了刚才提到的无资质译员。所以要破翻译罗生门,必先避开低价。
尝到甜头的翻译公司渐渐发现,有些客户是懂行,但是为了低价假装不懂,同时很多客户是真不懂行, 他们以为低价也可以拿到高质量的翻译;翻译公司也在这种操作中,将翻译管理规范等都抛之脑后,渐行渐远,变得麻木起来。
所以低价是翻译届的罗什们的始作俑者,要破掉他就要首先消除低价策略。